查看原文
其他

粉色,粉色,更多粉色,然后呢?

T China T 中文版 2023-08-03


她是一位 64 岁的「少女」,不婚不育,永葆青春。她从诞生起就不断被崇拜、被模仿、被教育、被批评。她做过孩童的陪伴,被视为文化运动的主角,也是时尚世界的风格偶像。她周身粉红、不断进步、热情甜蜜。她是芭比。


从 Margot Robbie 擦掉烟熏妆宣布入住粉色梦幻城堡开始,观众对今年新片《芭比》(Barbie)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。海报上的 Robbie 坐在粉色敞篷车里,金发蓬松,一派改良过后的上世纪 60 年代风格。配合她过度甜美的阳光笑容,近乎刻板的形象传递出些许浮夸的乐观,引得人们纷纷猜测,这一争议主角的故事最后会归往何处。


《绅士爱美人》版芭比娃娃。

而时尚世界永远对芭比和粉色感冒。粉色一开始是浪漫优雅的,《甜姐儿》(Funny Face)中 Hubert de Givenchy 为奥黛丽 · 赫本缝制了「思考粉色」(Think Pink)优雅粉色长裙,把一位书店女孩变成光彩照人的模特。另一位偶像 —— 玛丽莲 · 梦露,身穿 William Travilla 打造的粉色裙子,在《绅士爱美人》(Gentlemen Prefer Blondes)中热唱《Diamonds Are A Girl's Best Friend》。身穿粉色礼服的梦露仿佛当代芭比的人类版本 —— 二者同为美的标志引领风潮,既代表了天真、灵敏、浪漫和魔幻的乐神气场,又带着些单薄和庸俗的美丽。

来到千禧年,时代风潮的推动令人们看到芭比这一女性形象藏着的更多可能性:人们开始在文艺作品中利用芭比的刻板印象来制造某种反差,芭比开始变得聪明和独立。芭比形象由被动塑造向主动输出演变。2001 年《律政俏佳人》(Legally Blonde)上映,中国台湾将这部电影译作《金法尤物》的意图可见一斑。Reese Witherspoon 穿着乳胶质感的艳粉色套装走入哈佛法学院的校门时,电影想要表达的叛逆精神变得显而易见。为电影设计服装的 Sophie de Rakoff 在接受采访时说,「原著并没有强调女主角的衣服颜色,我想用粉色来增强角色的喜感,让人一眼就感受到这个女生的性格。」


Moschino 2015 春夏系列。

彼时大众的时尚偶像是 Paris Hilton,无数人模仿她浮夸的水钻手机壳和粉色的 Juicy Couture 套装,她乐于在镜头前扮演骄纵的芭比娃娃,但同时她足够聪明地把自己变成了一种可被复制的商标,用芭比的形象运作着一盘真实的生意。即使她和梦露穿着同样的粉裙子,她们的人生也迥然不同。


Moschino 2015 春夏系列在秀场上还原了芭比的世界。Jeremy Scott 在秀后笔记中说,他与每个女孩和同性恋男孩一样,在芭比的陪伴下度过了童年,「她做过世界上所有的工作,穿过每一件衣服,我希望通过时尚给大家带来快乐。」尽管关于芭比的争论依然存在,但这似乎并不妨碍时尚为她延伸出更多解读。


Versace × Dua Lipa 2023 早秋系列。


现在的《芭比》像在吹一个巨大的粉色气球,让肤浅的刻板印象无限膨胀,然后等待彻底爆炸后的新生。以芭比为缪斯的 Versace 2023 早秋系列前不久落幕,模特顶着 Brigitte Bardot 式蓬松发型,身着糖纸一样的闪亮套装;高跟鞋的蝴蝶绑带缠绕着小腿,亮片手包挂在手腕上 —— 人们从中感知到更多千禧时代的情愫与活力。Pierpaolo Piccioli 更为大胆,他甩掉其他配色,以单一的粉色为 Valentino 做了 2022 秋冬系列「Pink PP」,大片的粉色灼烧眼睛,有一种狂热、激进的美。


可以看出,设计师如今开始解构经典的芭比形象,他们希望从中提取一种生机勃勃的强劲力量,并由此开启一段全新的芭比叙事。多巴胺穿搭和「Barbiecore」从青年文化流行中浮现,颜色明亮、印花喧嚣的穿搭选择被认为是对抗病后阴霾的自发性时装革命,就像 Scott 2015 年袒露的那样,芭比可以让我们分泌多巴胺,唤起愉快的心情。与之类似的色彩宣言还有 20 世纪 90 年代的锐舞(Rave)潮流,年轻人穿着霓虹色的性感衣服,在一场场派对中狂欢。同样是压抑后的反扑,同样的享乐主义颂歌,锐舞成为 Jonathan Anderson 2022年的灵感,衍变为 Loewe 鲜艳的时装系列之一。很明显,这个系列中的酸性配色与电影中芭比滑轮滑时的套装一模一样。


Loewe 2022 春夏男装系列。

时装世界对芭比的诠释不断演进的同时,芭比本身在改变。芭比按照典型的高加索美学被制造出来,随之而来的就是白人中心的批判。美泰公司(Mattel)早期尝试过推出不同人种的娃娃,1968 年黑色皮肤的娃娃作为芭比的朋友出现在这个粉色世界里,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日本娃娃的建议也被提上日程。日本娃娃永远穿着和服,中国娃娃则充斥着诡异的唐人街审美。这些芭比娃娃都难以摆脱去日本赏木屐、来中国看辫子的傲慢。


芭比的职业也存在争论,毕竟一个金发腿长住在样板间豪宅的女性,每天的工作是从一件时髦的衣服换到另一件,这在女权主义蓬勃发展的时代浪潮里实在太不像话。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,不同行业的芭比娃娃问世,职业种类上天入地,横跨宇航员、飞行员、卡车司机,近期还出现了疫苗研究员。围绕着芭比身体和形象的争议也从没有停止。2014 年,纽约艺术家 Jason Freeny 将塑料芭比剖开,让她的骨骼和内脏暴露在外,清晰地展示出她纤细的腰肢和紧致的皮肤下拥挤的内脏。这一艺术作品像芭比本身一样,招致了许多非议,但掀开完美皮肉下不健康的身体形态的确应该引起人们的反思。芭比迎来 57 岁生日时,美泰推出了「娇小、高大、丰腴」3 种体型的娃娃。芭比娃娃如此努力,像是一位不断追逐着我们成长步伐的老朋友,尽力变成更为大家所接受的模样,实在令人感动。

滑动查看,宇航员、疫苗研究员、中国芭比娃娃。


而以上的这一切都是在西方语境下的叙事,当我们把视角换到东方,故事又有所不同。芭比传记作者 M.G. Lord 曾经说过,芭比被设计为「以社会对她们的期望来教育女性,无论这个期望是好还是坏」。但对金发碧眼所承载的文化意涵毫无概念的中国小孩来说,芭比娃娃和她的豪宅飞马和神笔马良落笔成真一样属于童话范畴。中国小孩不会玩戴着旗头的芭比娃娃,自然也不必背负一个塑料娃娃带来的社会期望。


芭比的发展史就好比时装的发展历程,从上流阶级面容苍白的柔弱夫人,到穿着直身短裙、在街头举起标语为自己争取权益的女孩,再到 20 世纪 90 年代打破巴黎时装金碧辉煌的躁动的反叛形象。芭比生于理想之美的摇篮,承受了种族、阶级、女性主义的各路批判和教育,又在这些批判中一次次蜕变、解构和重组,最终,她的形象、打扮和所代表的颜色都成了一种审美符号。


电影《芭比》剧照。


时尚受到的批评和芭比受到的批评更相似。过度修图传递的容貌焦虑,对应着芭比的完美面容。束腰对女性的内脏的压迫、高跟鞋不正常的脚尖弧度、细链条包压在肩膀上勒出的血痕,所谓时尚对身体的迫害让我们联想到对芭比身材标准的不满。时至今日这些围绕着时尚和芭比的问题也并没有消失,但极端的怨怼已经平息了不少。主要原因大概还是扩大了的选择范围。当街头时尚和高级定制共存,我们鞋柜里有高跟鞋也有平底鞋,芭比是女孩的朋友,但不只是女孩唯一的朋友时,美和自由之间拉得过紧的弦就会稍稍松懈。就像电影预告里的芭比在软木拖鞋 Birkenstock 和高跟鞋之间选择一样,当芭比、时尚和女性意识都跨过窄门,等待着我们的是一个也许不完全美好,但一定更加辽阔的世界。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